疊螺機是一種新型的污泥脫水工藝,其采用動靜環與螺旋軸結合原理,使污泥在螺旋軸帶動下,在脫水主體內受到徑向和軸向的擠壓力,水從動靜環間隙濾出,泥餅從出泥口不斷排出。但是,由于設備應用項目的增多,運行現場經常出現跑泥現象。跑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
1、污泥在進脫水主體之前絮凝效果不好,污泥只有在合適的聚丙烯酰胺(PAM)配比后,才能符合理想的絮凝狀態,污泥結成大塊或者團狀后,才不會從動靜環縫隙濾出,當然有的污泥不是簡單的加PAM一種藥劑,有的污泥性質特定,需要加PAC、片堿等藥劑;絮凝效果不好,會直接影響到疊螺機的脫泥效果,氣溫過高或者過低也會影響絮凝的效果。
2、疊螺的動靜環間隙設計的過大,這主要是有的廠家對動靜環校平做的不夠好,平整度誤差在10絲以上但是為了減少動靜環和螺旋軸葉片的磨損,只能增加墊片厚度,結果動靜環間隙變的太大,污泥從而濾出。所以為了解決跑泥問題,我們要除了關注污泥進脫水主體之前的絮凝效果,還要注意看看廠家是否在疊螺加工上嚴格、嚴謹,供貨廠家是不會出現類似跑泥現象,因為標準廠家動靜環平整度都在5-7絲左右,不要小看這幾絲的差距,影響的不但是脫水效果,還有疊螺機的使用壽命。